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7-4 是否同一棵二叉搜索树
阅读量:7090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163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
https://pintia.cn/problem-sets/15/problems/712

给定一个插入序列就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搜索树。然而,一棵给定的二叉搜索树却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插入序列得到。例如分别按照序列{2, 1, 3}和{2, 3, 1}插入初始为空的二叉搜索树,都得到一样的结果。于是对于输入的各种插入序列,你需要判断它们是否能生成一样的二叉搜索树。

输入格式:

输入包含若干组测试数据。每组数据的第1行给出两个正整数N (≤)和L,分别是每个序列插入元素的个数和需要检查的序列个数。第2行给出N个以空格分隔的正整数,作为初始插入序列。最后L行,每行给出N个插入的元素,属于L个需要检查的序列。

简单起见,我们保证每个插入序列都是1到N的一个排列。当读到N为0时,标志输入结束,这组数据不要处理。

输出格式:

对每一组需要检查的序列,如果其生成的二叉搜索树跟对应的初始序列生成的一样,输出“Yes”,否则输出“No”。

输入样例:

4 23 1 4 23 4 1 23 2 4 12 12 11 20

输出样例:

YesNoNo 提交代码
#include 
#include
#include
using namespace std;struct Node{ Node(int _data,Node *_left=NULL,Node *_right=NULL) :data(_data),left(_left),right(_right){} int data; Node *left; Node *right;};Node *InsertNode(Node *root, int data){ if(root==NULL) return new Node(data); else if(data < root->data) root->left = InsertNode(root->left,data); else root->right = InsertNode(root->right,data); return root;}Node *BuildTree(int nodeNum){ Node *root = NULL; int data; for(int i=0;i
left,root2->left) && CompareTree(root1->right,root2->right) && root1->data==root2->data;}void FreeTreeMem(Node *root){ if(root->left) FreeTreeMem(root->left); if(root->right) FreeTreeMem(root->right); if(root) delete(root);}int main(){ int nodeNum,checkNum; while(true) { scanf("%d",&nodeNum); if(nodeNum==0) break; scanf("%d",&checkNum); Node *stdTree = BuildTree(nodeNum); for(int i=0;i

 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cbattle/p/10768208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Hadoop学习笔记(1)
查看>>
D2 日报 2019年5月19日
查看>>
浅谈async/await
查看>>
Flutter杂症( flutter packages pub run build_runner build )
查看>>
LeetCode集锦(二) - reverse integer
查看>>
Java开发者职业生涯要看的200+本书
查看>>
JavaScript 中的 JSON
查看>>
DDD与面向对象设计
查看>>
Remove.bg 免費圖片去背線上工具,5 秒輕鬆幫人物去背景,連我阿嬤都會去背!- TechMoon 科技月球...
查看>>
JavaScript基础知识-(对象)
查看>>
tail: 输出文件的末尾部分
查看>>
小猿圈web前端开发面试需要注意哪些?
查看>>
java之映射
查看>>
Docopt命令行库
查看>>
阿里云数据管理DMS企业版发布年度重大更新 多项功能全面升级
查看>>
BCH(比特币现金):比特币最成功补丁,价值第一的中国区块链项目
查看>>
laravel 多数据库操作
查看>>
小网客博客
查看>>
为python添加tab自动补全功能
查看>>
用Node.js 写web框架(三)
查看>>